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创新体系建设与管理处
各区县科委(科技局)及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和创业聚集力, 2012年市科委在全市孵化器范围内开展了树立形象、规范管理、增强能力、协同创新活动,“树形象”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2014年开展“强能力”活动,现通知如下: 一、 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质量,是我市科技小巨人计划实施的重要要求。必须看到,我市与先进孵化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强能力”活动,就是以强化孵化功能、提升增值服务能力为指导,以创建品牌孵化器为目标,以培育成长型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促进全市孵化器高质量、高效率聚集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育和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二、 重点工作和要求 (一)重点工作 1、努力建设完善孵化器的以下功能: (1)市场定位功能,帮助在孵企业把握市场,并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2)成果转化功能,在研究开发与产业之间起“接力”作用,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3)产业培育功能,使中小科技企业加速成长,尽快产业化、规模化;(4)要素集成功能,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市场等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和集成,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2、建立企业或项目入驻、毕业、管理与服务的规范,优化孵化器业务流程,做到组织结构合理、责任明确。开展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有条件的可组织开展服务质量认证等相关工作。 3、完善公共服务(专业技术)平台建设 各孵化器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适合本孵化器内企业发展成长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有效的投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市场推广服务等平台。专业孵化器要具备专业技术领域的公共平台或中试平台及专业技术专家团队。 4、加强团队建设 各孵化器要有专业管理团队,并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孵化器管理团队中30%以上的人员应受过孵化器专业培训,90%以上的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孵化器应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 5、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孵化器支持网络 组织和动员外部相关资源,建立孵化器支持网络,比如:与大学、研究机构、投资机构、银行、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咨询服务中介机构等建立联系,签订服务协议,为入孵企业提供服务。营造创业企业的成长环境,提高创业成活率和成功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6、建立创业导师工作机制 各孵化器要建立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制度,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选择创业导师,注重发挥导师的作用,重在成效。做好创业导师的工作记录。 7、建立孵化(种子)基金制度 为培育创业企业的成长,孵化器应设立孵化(种子)资金并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通过无偿资助、周转金或股权投资等形式提供给在孵企业。要求:一要有制度;二要有专用资金;三要真正为企业提供使用。 8、建立服务企业培育企业成长档案 为每个企业从入驻开始建立完整的档案,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进入档案,记录你的服务与企业的成长。不断总结成功企业案例。每年按比例培育出毕业企业。 9、孵化器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推进孵化服务的社会化。孵化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自身没有优势的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引入专业化的服务;要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偿孵化服务促使孵化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态度,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三、保障措施 1、搭建全市孵化器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并根据孵化器的需求不断改进完善。 2、各孵化器在学习领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管理规范(2013版)》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孵化器的特色研究如何做好本孵化器规范运营管理,制定有效的目标、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孵化器管理团队建设。各孵化器要设置为企业服务的专职管理团队,由专职人员负责孵化器的各项管理工作,不符合条件的要进行整改;要保持孵化服务队伍的相对稳定。 4、提升孵化器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通过组织从业人员培训、开办创业孵化大讲堂、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经验交流等形式培训辅导从业人员管理能力上水平。 四、落实、督促和检查 1、结合自身实际,各孵化器要研究制定各自的贯彻落实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各区县科委负责督促检查本区县各孵化器“强能力”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 3、孵化器促进会将组成由常务理事参加的促进检查组深入部分孵化器进行帮扶和检查工作。 4、各孵化器按照“树形象”工作方案,自查落实整改。国家级、市级孵化器在6月底前完成(含拟申报市级认定的孵化器)。通过资格认定的孵化器年底前完成落实。 “强能力”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各孵化器要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强,吸引和聚集更多的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器,真正发挥孵化器培育企业,培育企业家的作用,并培育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4年3月19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