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科技日报
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功率六轴9600千瓦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成功下线,目前即将进行运营前的相关试验。这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该机车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大功率机车,单轴功率达到1600千瓦,世界上这种大功率的电力机车还没有,中国是第一家。”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自豪地说。 2003年10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专程来到南车株机公司等铁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考察调研,明确提出了“掌握世界一流技术、生产世界一流产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的“三个一流”奋斗目标。六年栉风沐雨,六年春华秋实,如今,中国已跻身世界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先进行列,具备了满足世界铁路装备最高技术条件的能力。在大功率电力机车成功的背后,是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非凡之路。 创新能力,在引进消化吸收中提升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国务院“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铁道部集中我国铁路装备制造的优势力量,展开了铁路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 作为具有70余年悠久历史的我国“电力机车摇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扶持的六家企业之一,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责无旁贷地再次承担起历史重任。 在铁道部的支持下,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将目光瞄准并锁定在当今世界最先进、成熟的大功率交流传动技术和产品上。他们凭借多年来积累的雄厚技术基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扎扎实实开展消化吸收。2006年11月,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生产出我国首台9600千瓦八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为2008年大秦铁路总运量历史性地达到3.4亿吨作出了重大贡献。 阶段性成果甚是喜人,然而,南车株机公司并未止步。 “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机车制造企业,必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公司董事长李志轩表示。根据铁道部的部署,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通过八轴机车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地掌握了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的系统集成技术和车体、转向架、轮轴驱动、电机、变压器等九大关键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应中国铁路运输需要的技术体系。同时通过引进的制造技术及设备,基本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和产品技术平台,并在这个过程中锤炼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 2007年8月,铁道部再出大手笔,给该公司带来了机遇――铁道部与南车株机公司签订了1200台9600千瓦大功率交流传动(六轴)电力机车购销意向协议,并正式签订其中500台合同。同时与湖南省签署协议,联手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由此,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迈出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进而实现自主研发的跨越。 顶尖技术,打造带动经济的火车头 “总功率达9600千瓦的六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大功率机车,与此前研制的9600千瓦八轴机车相比,其单轴功率从1200千瓦提高到了1600千瓦,堪称世界电力机车技术的金字塔尖。”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宗祥表示。 六轴机车与八轴机车的区别绝不是8-2=6那么简单。徐宗祥介绍,八轴机车由两节车身组成,每节有四个轴。而六轴机车只有一节,相当于用尽量少的配置实现最大功率,不但造价可大大降低,而且维护成本低,车身重量小,性能更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