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科技部官网
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发生频率增加》),近日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在线发表并将作为亮点文章进行了重点推介。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印度洋偶极子(IOD)模态是影响热带气候系统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曾经导致了东亚和澳洲的重大旱灾以及东非和印度半岛的严重洪灾,并间接导致了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火灾。因此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IOD事件的潜在变化将带来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千人计划”教授蔡文炬博士和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从极端IOD的角度出发,首次阐明了IOD模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显著变化,对衡量IOD事件以及评估全球变暖的气候效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由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物理海洋实验室开展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显著,主持国家“973”计划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863”计划重大课题10余项、科技支撑计划3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Natur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海洋与气候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海洋仪器海上试验与作业基础平台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有多项成果及发明获得省部级奖励、国家或省部级发明专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