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中国科技网
我国著名眼科专家何守志教授撰写的《晶状体病学》第二版,日前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高科技向临床医学各个学科渗透,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临床医学有了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眼科学特别是白内障专业,不仅在基因学等基础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而且在临床应用技术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多新型精密电子诊疗仪器,及医用生物合成材料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超声、激光等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拓宽,使晶状体病临床诊治水平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其中,集光、机、电等高科技成分于一体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相关创新技术,是现代眼科显微手术技术进展的突出代表。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何及时掌握时代脉搏和学科发展方向,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是每一个眼科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为及时反映白内障临床最新进展,推进新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作者历经近十年时间,对2004年出版的《晶状体病学》内容进行全面修订和补充,《晶状体病学》第二版终于以全新面貌出版发行。 《晶状体病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反映白内障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眼科专业巨著,自发行以来得到眼科同道广泛赞誉。《晶状体病学》第二版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是秉承第一版体现“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的宗旨,力求在追踪前沿上作足文章,收录国内外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以突出其新颖性;第二是坚持学术性导向,博采众家所长,基础和临床并举,以表现其全面性和权威性;第三是本书文字和插图的无缝隙衔接,即全部灰度图均由作者结合自己经验在电脑绘制,使文字和图例互补,以体现所表达内容的生动和真实感。 全书总计23章,130余万字,近千幅精良的灰度图和彩色照片,均由作者本人在电脑独立制作,使内容更为形象逼真,富于真实感和连贯性。本书有很强的参考性和实用价值。 何守志教授,历任全军眼科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等职,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为解放军总医院技术2级教授。历任中华眼科学会5、6、7、8、9届常委,北京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白内障及人工晶体学组组长,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理事;为《中华眼科杂志》常务副总编,《眼科研究》、《眼科》等13种专业杂志副主编或编委。此外,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处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先后参加973、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 何守志教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长期的医疗及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显微手术基本技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方面有较深造诣。先后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广泛学术交流。近年来,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老年眼病诊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很多科研成果。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华眼科杂志》等专业杂志发表论著、综述、专家述评等180余篇,获中华眼科杂志创刊50周年发表论著全国排名第三、近5年排名第二。著有《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学》、《晶状体病学》,并主编了《眼显微手术》、《实用眼科诊疗手册》、《眼科手术图谱》、《临床眼科学》、《中华眼科学》白内障分卷等专著。重视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十分乐于施教。 长期活跃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学习班、专题研讨会等,进行专题讲座,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广泛传授。先后获军队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各级优秀论文奖5项;因普及和提高白内障手术技术成绩突出,荣获2005年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颁发的年度金奖-杰出贡献奖;鉴于在眼科教学工作中有创造性的突出成就,为眼科事业的发展和眼科医生的培养及继续教育的突出贡献,荣获2007年度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于2008年6 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眼科大会(WOC)及第13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被授予首批中华医学会最高荣誉―眼科学专家会员。2010年第25届亚太眼科学术大会暨第15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获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年度学术最高奖-杰出成就奖。此外,长期从事中央及军队首长医疗保健工作做出突出成绩,多次获得各级奖励及表彰。2010年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荣立二等功。 入选1995年23版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略词典,受聘为美国名人传略研究所资深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