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食品创新网 | 欢迎来到成果转化中心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首页] | 设为首页

数据统计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天然抗菌肽治疗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中国科学院

随着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在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耐药菌株,如携带NDM-1质粒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致病菌等,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对这些耐药菌已无疗效,成为目前特别是今后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自然界各种来源的天然抗菌肽目前成为人们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希望。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研究员带领下,李盛安博士等在前期大量研究工作和相关发明专利“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及衍生物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08 1 0058260.9)基础上,研究了眼镜王蛇毒抗菌肽OH-CATH30在临床耐药绿脓杆菌引起角膜炎中的治疗效应。从患有角膜炎的患者中分离的10个独立绿脓杆菌菌株对OH-CATH30敏感,而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临床药物头孢哌酮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反应不敏感。  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H-CATH30单独治疗或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耐药性绿脓杆菌引起的角膜炎的临床症状。此外,与传统抗生素不同,临床耐药菌对眼镜王蛇毒抗菌肽OH-CATH30产生耐药性的能力非常低。该研究结果为新型抗耐药微生物感染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学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知名抗微生物制剂与化疗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该研究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的资助。

附件:

2013-2014@版权所有 天津科技大学成果转化中心 | 西安科技大市场 备案号:津ICP备11001142号-10 技术支持:蜂鸟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