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未署名
“还有两天,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临别之际,我要送你们三句话:第一句,要吃中国饭。吃中国饭,是指在我们肉体中,饱含着的是中国人的信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走到哪里,要牢记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第二句,走中国路。走中国路,就是不要一味依靠捷径和拿来主义,要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推动我们的行业、我们的国家走在世界前列。第三句,实现中国梦。你们身在中国、美国,哪个国家都行,心里装的不是黄粱梦、不是黄金屋,不是颜如玉,要从小事做起、树立远大理想,胸怀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校党委书记李旭炎的话未落音,20名首届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毕业生代表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临别前的谆谆教导,激发起大学生们强烈的心灵共鸣和信仰共识。
6月24日中午,一场没有距离、倾心交谈的午餐会在河西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二楼餐厅里徐徐拉开帷幕。这场午餐会,缘起不久前的一次校长办公会。在听取了首届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情况汇报后,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王硕当即提出,一定要在毕业前再次近距离地聆听同学们的声音,听他们四年积累的真情心语,听他们对实验班和母校发展的建议意见。
午餐会上,校领导李旭炎、王学魁、夏静波、张爱华、路福平,校长助理李占勇和20名来自首届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大学生们畅叙四年母校情怀,就如何更好地建设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实现个人梦、中国梦等话题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实验班导师团队负责人、班导师及教师代表参加午餐会座谈。
“你们是科技大学一名普通而特殊的大学生,都是一本线以上的分数进校,在这里学习生活了四年。孔子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进校后,学校针对你们这个群体,精心制定和实施培育方案,就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人才。请不要忘记你们在母校‘卓越'二字的身份,担当起这两个字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成为社会精英栋梁,行业卓越人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旭炎书记的寄语,话不重,情很深。
“感谢我的母校。在科技大学,我和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人在一起,明确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信仰。借用周恩来总理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将为我的家国而努力奋斗,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再提一点意见,希望学校考虑在实验班中加入与外校互认学分,或是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开阔实验班同学们的眼界,搭建更好的培养平台。”已被保送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王振威同学在午餐会上,心情澎湃而激动……
校领导、班导师、专业课教师、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和大学生们边吃边谈,时而娓娓道来与母校四年的不解情谊,时而侃侃而谈理想如何更好地照进现实……浓浓的母校情、赤子心,洒满在餐厅里的每一个角落。
新闻背景:为适应经济社会对行业拔尖人才的需要,天津科技大学自2011年开始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顶层设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制定了与大类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平台,探索了保证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多途径后备领军人才。
首届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共有毕业生207人。其中,54人保送和考取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录取比例达26%;12人计划赴国外高校继续深造;13人在国家级和市级“挑战杯”决赛中获奖;26人在国家级和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各类奖学金获得比例超过70%;7人获市级以上政府奖学金; 3人在校期间完成国际交流项目, 10人获得天津科技大学2015届优秀毕业生;16人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