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5 | 发布作者: 未署名
“一者,充满自信,积极阳光面对一切。二者,积极锻炼自己。一方面,参加各色科研活动,积极主动,发挥能动性。另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演讲、组织和沟通能力。三者,继续学好外语。不要轻易放弃外语的学习,无论托福、雅思或是GRE都要认真准备。坚持做到这三点,就是脱胎换骨的过程。请相信自己瘦弱的躯体内有一颗刚健强大的内心,相信自己的潜力。”手捧厚重的“兰室书笺”,再次感受文峰老师2年前的殷切勉励,生物实验班王笑仪同学内心仍然感动不已。
日前,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文峰与2011级生物实验班60名同学的书信集——“兰室书笺”正式结集成册印刷,这场肇端于2011年新生入学、启动于2012年师友相知计划的师生缘分,终于在当事同学们行将毕业离校的前夕,有了圆满的见证。
磨砺三载,志业竟成。“兰室书笺”起笔迄今整整三年,涵括六百余封书信,五十余万言,记录了文师和实验班同学们基于最初的周总结,到旬总结,再到月总结互动模式的邮件往来,记录了实验班每个同学的成长轨迹、青葱记忆和心路历程。总结“兰室书笺”精髓,约有四端:一是直接地气,真情实感存于其间。二是传道解惑,为师之道存于其间。三是成长蜕变,成才规律存于其间。四是育人探索,教学改革存于其间。“写兰室书笺,从彼此而言,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学生问'道'求'疑'之处;是先生解惑传道之所;更是师生之间信任无间、彼此间教学相长的精神愉悦。对于个体而言,我想:是工科生丢弃读书而重拾文化思考的载体,是记录青葱岁月成长的笔记,是躁动中静谧反思的随笔,是奔跑中偶停回首初心的一隙。之于我而言,则是探求大学生四年成长规律,构建生物人培养模式,了解一个个灵魂的契机。”文峰在书序中如是说。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随着“兰室书笺”越积越厚,同学们的辛苦耕耘也带来了丰厚收获。四年来,生物实验班始不垂翅,终能奋翼,获得学院多数一等奖学金,获得“天津市优良学风班”荣誉称号,赢得14人次的保研资格(其中5人保送外校)和2人次的出国留学,实现了近40%的上研率,30%的工作签约率和100%的就业率。而今,同学们已成长为振翅欲飞的雄鹰,愈发自信自强,正以崭新姿态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
师德航标,永其传承。爱铸师魂,行立师德。“兰室书笺”饱含着文师对师德精神的追求。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工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让更多的老师做好学生的服务者、解惑者、言传身教者,学院完善了《生物工程学院班导师制度》,建立了激励和保障机制。透过制度的落实,生物工程学院各年级各班级都配备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班导师,并规范了班导师的权力义务。承此举措,可以乐观预期,“兰室书笺”之经验和精神将生根发芽,逐步传承和推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