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越来越多人在外吃早餐。但是因为上班时间很赶,很多人腾不出时间进早餐店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另外,市民不愿进店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大多数上班族不愿在一顿早餐消费太多,选择面一般局限在一元、两元之间的早点,所以我们可能看到街边的包子铺、路口的煎饼摊车前人头攒动,而正规早餐店里却人影稀少的场景,"早餐经济"市场究竟有多大?
品牌快餐"曲高和寡"
麦当劳、肯德基、永和豆浆等品牌快餐店虽有不少快餐连锁店,但因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收入并不是太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曲高和寡"。
另外,品牌快餐店的网点太少,也是一个因素。一个早点店的有效辐射半径最多500米,多数人没有时间专门走街串巷去吃早餐,因而难成早餐市场供应的主力。
高档餐饮不愿"起早"
早餐市场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规模较大、设施较全、卫生状况较好的酒店视早餐为"鸡肋",基本上只经营中、晚餐,不做早餐。究其原因,主要是早餐利润很薄。卖一个鸡蛋才赚几分钱,一个包子最便宜的只要五角钱一只,最贵的也就一块钱,就算平均每个人消费2块钱,忙碌一早晨,即使有300人吃早餐,营业额也只有600元,除去原料、房租、人工等成本,赢利实在有限,不及正餐一桌酒席的收入。即使达到一定规模,利润与做正餐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餐饮经营者很少做早餐市场。
虽然有的酒店推出品种多达50多种的风味小吃,然而市民普遍对装潢考究的店面有点"望而生畏",生意远没小店红火。这直接导致规模化、上档次的早餐经营凤毛麟角。
"散兵游勇"难如人意
"早市边,街道旁,随便支起一个炉灶,推车上油锅呼呼地冒青烟,油条迎风而卖......"这是不少路边早餐摊点的真实写照。卫生状况差是路边早餐市场的最大隐患。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低,饮食环境条件差的状况。其中包含早餐生产环境和就餐环境差、器具几乎没经过消毒杀菌、油炸类食品的高温油重复使用现象严重等问题。
而且,早餐摊品种单一,仍以传统早餐为主,最常见的那就豆浆、包子、油条、粥、糯米饭,还有馄饨、饺子、面条等,大部分人的早餐都是从这些传统种类中搭配而成。品种单一,结构老化,研发能力差,缺乏创新。
据了解,因为吃不上想要的早餐,宁可饿一顿,或者吃一个水果、喝一杯牛奶简单对付一下的人不在少数。 吃上卫生、方便、优质、可口的早餐,是大多数人对早餐的最大期望。专家认为,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意味着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作为餐饮企业,应认真思考探索怎么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经营形式,完善经营手段,开发经营品种,把早餐市场做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