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济南日报 7月25日讯 “这两天的菜一天一个价,有些菜贵得让人不敢买。”今天早上,正在黄屯小区内的菜市场买菜的市民崔大姐告诉记者,她买了4样菜,花了20多元。近期,蔬菜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绿叶菜价格成倍上涨,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市民如何看待“变贵的菜篮子”?高菜价对生活影响几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市民问多买少
今天上午9点左右,记者在黄屯小区内的菜市场看到,很多市民买菜时“问得多买得少”。市民黄女士本来想购买点山药,可一问价格,每公斤12元,她马上对摊贩摆手表示不要。一张姓菜贩说,目前小白菜、芹菜、冬瓜、茄子等蔬菜的销量较大,这些菜的价格在3元/公斤之下,属低价菜;而诸如山药、西蓝花、菠菜、香菜等蔬菜,他们都不敢批发,因为根本卖不出去。“菠菜7元/公斤,大蒜13元/公斤,很多老百姓接受不了,一天也卖不了几公斤。”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的“1元菜”已很少见,随之变化的还有市民的需求。很多人只买价格较为低廉的蔬菜。“菜贵了,但不吃又不行,只能少买点,买点便宜菜。”多数人反映,目前的菜价普遍高于往年同期,个别蔬菜的价格甚至翻了两倍,所以买菜时只能精打细算。
销售商:“不赚钱”
菜价上涨,销售商本该高兴才对,可采访中绝大多数菜贩却称自己“不赚钱”。在胜利大街常年从事蔬菜生意的一摊主说,他们一般从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进菜,菜价上涨使得批发价也“水涨船高”,再加上市民买菜积极性不高,他们的效益也不太好。“蔬菜进价高,销量低,所以挣不到钱。去年这时候,我已经赚了近1万元,今年到现在挣了还不到5000元。”
餐馆叫苦不迭
高菜价让一些餐饮经营者叫苦不迭。北园大街一家餐馆的店主说到菜价对生意的影响时连连摇头,“我的生意小,利润本来就不高,现在菜又这么贵,只能提高菜价。”他告诉记者,有些很贵的菜干脆不买了。他举例说,凉拌菠菜原本5元钱一盘,现在他只好把这道菜从菜单上拿了下来,其他像清炒西蓝花、香菇油菜等菜品,价格都提高了2元左右。对小餐馆的提价行为,多数市民表示理解。很多人都说,一些餐馆的菜价即使没上涨,但菜量却明显减少,其实也是在变相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