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烹协:2015年餐饮业发展强势回稳 收入超3万亿
发布时间:2017-12-01

  今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2015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报告,分别对2015年和2016年餐饮市场进行了分析和前景预测。报告分析称,在餐饮市场陷入困境时期,政府部门不断发出政策组合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在良好政策环境的保障下,2015年餐饮业发展呈现强势回稳迹象,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     对于2016年的行业发展,中烹协预计,在大众化餐饮推动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房租、人力等成本持续上升且无放缓迹象,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将成为检验企业健康发展的唯一标准。     以下为报告详细内容:     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刚刚过去的2015年备受瞩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国民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改革与发展齐头并进,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在此背景下,中国餐饮行业继续在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上探索改革创新,餐饮市场实现趋稳回暖,全年实现餐饮收入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正式宣告进入3万亿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经过行业洗牌和探索调整后,餐饮市场在回归本质和理性消费的正轨上不断前行,发展渐趋回暖,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政策频出创造良好环境     《报告》显示,在餐饮市场陷入困境时期,政府部门不断发出政策组合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营改增、两证合一等利好政策频出,支持鼓励发展大众化餐饮,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东三省、川渝滇桂(西南)等国家发展战略部署逐步深入落实,对区域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餐饮业拉动消费作用增强     在良好政策环境的保障下,餐饮业发展呈现强势回稳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比重也继续回升,且餐饮收入增速于五年后再次恢复至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0.7%)的水平。但是年底餐饮市场已经显露出增长乏力的疲态,最终跌落至年初的发展水平而结束全年,行业景气也仍需进一步提振。     区域市场回暖状况不一     受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各地餐饮市场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云南、新疆、浙江、重庆等多地政府都出台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目前已公布数据的省市来看,各地餐饮市场回暖情况喜忧参半。2015年近一半省市餐饮市场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也有安徽省、海南省、甘肃省、江西省、山西省等地餐饮发展增速放缓,有的甚至低于上年同期5、6个百分点,市场恢复前景堪忧。     资本运用途径踊跃尝试     据中国烹饪协会姜俊贤会长介绍,新三板、众筹等模式已成为餐饮业的融资沃土,大量的资本为餐饮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潜在动力。新三板之所以受到餐饮企业的青睐,一方面是新三板的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有较好的风险承担能力与价格定位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在新三板挂牌可以解决餐饮企业并不太高的融资需求,与餐饮企业的正常发展相匹配。2015年,众筹也对餐饮创业者和餐饮企业开设新店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众筹,餐饮企业可以获得资金和客户粘性,建立和扩大自身的信息发布平台,把消费者紧密团结在企业身边,不停地进行自主营销推广。此外,还不断有国际资本注资国内餐饮知名企业,但是其中所带来的风险也需引起全行业注意。     中国烹饪协会在《2015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报告》中对2016年餐饮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新常态下发展新机遇新挑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餐饮业同样进入理性回归、满足大众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着力提升质量与效率的发展新常态。首先,大众化餐饮由于刚性需求而增长比较稳定,成为推动整个行业趋稳回暖的最大动力,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细分业态发展迅速,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房租、人力等成本持续上升且无放缓迹象,成为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特征,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将成为检验企业健康发展的唯一标准。再次,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为餐饮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并持续吸引外围资本的关注。    

2013-2014@版权所有 天津科技大学成果转化中心 | 西安科技大市场 备案号:津ICP备11001142号-10 技术支持:蜂鸟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