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紧紧围绕加强学会能力建设,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业职称认证、科普宣传、会员服务、创新工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学会荣获四川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和“十佳学会”,这是本学会2001年以来连续15年获得的“先进集体”和继2011年获得首届“十佳学会”后第二次获的“十佳学会”殊荣。
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举办“创新设计大赛”活动,为食品业界新生力量铺路。大赛由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四川雄健实业有限公司承办、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2015年4月25日—5月22日,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成功举办了“2015年四川省食品产业青年人才产学研创新设计大赛”。本次大赛是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了这次创新设计大赛,其目的是发现培养我省食品产业的后备力量,促进他(她)们的成长、成熟、成才,更重要的是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热情,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和产品,以不断提高四川省食品及其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积极开展创新助力工程,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全力推进实施。通过建立学会服务站、专家工作站、企业协作创新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促进地方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全力推进了四川省科协组织的四川“两市一县”(即德阳市、内江市、安岳县)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工作。

德阳市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本学会先后3次组织专家10余人次前往德阳市及中江县,与德阳市、中江县科协的领导、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考察、调研,为项目对接、签订项目打下料基础。
利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之机,学会专家陈功理事长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专家一行深入地方食品企业,现场解答生产加工疑难,进一步了的解企业需求,面对面与企业进行对接,紧抓技术市场,达成了2项意向研发合作协议,并及时召开了学会、食研院的任务“落地”会。
安岳县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学会先后3次组织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等科研院、大学专家、教授10余人次前往安岳县,与资阳市科协、安岳县科协的领导、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考察、调研,多次向省科协领导、学会部领导汇报有关情况,找准安岳县食品产业特点、企业需求,在科技创新驱动过正中,为产业的规划发展助力、为企业科技技术进步助力、为企业制标助力、为成果转化及引进助力。
2015年6月,我学会派出专家组出席四川省安岳县“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启动仪式,并与安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安岳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安岳县食品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随后我们对当地的食品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安岳县原料资源及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确定了柠檬产业共性的助力项目以及具体的合作项目。
内江市隆昌县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2015年8月以来,学会派出多名食品专家先后2次到内江市进行调研、考察、交流。8月13日,学会组织专家出席内江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家企业对接洽谈会,会后学会专家与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并深入企业实地考察,针对企业需求和面临的困难现场解答。
9月25日,学会组织专家出席内江市以“创新驱动与区域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在内江举行,并在会上与隆昌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食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证,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05年我学会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向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申请进行食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证。 2006年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批复同意在我学会进行首次试点。2006年和2007年是进行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认证。2009年开始进行高级工程师认证。2014年开展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认证。2015年2015年承担四川省科协食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证示范(试点)。
多元化加强食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证工作:
利用网上申报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得到省科协批复并作为四川首家食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证示范(试点)学会于4月向四川省科协提交了《关于进行食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证示范(试点)的申请》,6月得到省科协批复川科协函[2015]84号文《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统一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进行食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证试点的批复》。拟在四川的会员中开展食品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认证示范(试点),进行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评审批文办法证书。认证等级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批复要求本学会过程中,须严格把关,开拓创新,逐步完善标准和组织机构,探索经验,为升级学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证提供借鉴。
2015年认证情况——有来自北京、贵州、四川等地25单位43名食品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向我学会提交了“食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目前已经过初评,培训考试、答辩及终评,本次获得终审通过的食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共计28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1人),终评审通过率为65%。
十年(2006-2015)食品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情况:
在四川省科协的支持下,截至2015年底,学会经过10年食品专业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共评定9批226人。其中:教授级高工人,高级工程师人,工程师人,助理工程师人。
加强学会之间交流 促进学术水平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学会同兄弟学会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友谊,建立互信,拓展专业委员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2015年1月29日学会应四川省地质学会邀请,派出食品营养分委员会谢绍洲主任委员到绵阳绵州温泉酒店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题授课。
会上,谢绍洲主任委员重点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及有关知识,以及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吃的营养、吃的安全、吃出健康,与地质学会委员共同分享与交流。参会委员兴趣浓厚,反响积极,受益匪浅。
此次授课,也创新了学会之间的交流方式,受到双方点赞,对提升学会的外部形象也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出版“2014年四川省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引领行业发展
2015年2月,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挥学会专家优势,集思广益,认真组织行业专家,由相应副秘书长牵头、专委会负责人负责编写出版了“2014年四川省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报告阐述了2014年四川省食品产业运行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详尽的统计了“2014年四川省和有关市(州)出台的关于食品工业的政策与文件”、“ 2014年国家出台的有关食品产品标准”、“ 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13-2014四川省食品行业有关单位获科技进步奖情况”、“ 四川省食品企业近年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2014年加拿大第十七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获奖产品”等。分送至四川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科协等有关政府部门,并及时发送到有关会员单位及会员。
参与食品学科教改,促进食品产业发展
5月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在成都隆重举行。学会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学会理事长陈功教授级高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建平教授级高工,副秘书长张文学教授,在川高校的学会理事以及专委会主任都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对于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四川食品业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四川食品行业产学研深度结合等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申报优秀项目,引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6月20日向省科协申报5个项目,分别为:学术交流活动类中的重点学术活动(四川省食品产业青年人才产学研创新设计大赛和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和科技创新服务活动类中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活动(“坛子肉”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杂粮深加工食品开发及应用和柠檬产业技术路线图与产品开发)。
开展科普讲座,树立公众健康导向
6月27日,首期“天府健康论道”在四川科技馆5楼国际学术厅拉开帷幕,“天府健康论道”是由四川省营养学会、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四川省食品卫生安全学会、四川省营养师协会、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四川华西营养健康培训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关注健康、关注民生的服务会员和公众的系列论坛。有来自学会会员及社会各界观众200多人参会。“天府健康论道”首期选择“食品添加剂”这一话题,旨在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邀请相关专家现场交流互动,为公众关心的话题解疑答惑,更贴近社会公众,对公众健康树立导向性。四川省营养学会、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四川省食品卫生安全学会、四川省营养师协会、四川华西营养健康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建平教授级高工等四名专家就“食品添加剂是恶魔?还是天使?”展开了讨论,专家精彩讲解,观众踊跃提问,现场互动热烈,掌声不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
成功举办了“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暨中日酿造、食品、营养、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年9月13-15日在成都成功举办了“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暨第八届中日酿造/食品/营养/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论坛暨研讨会”,是继中日双方自2000年举办“首届四川-九州中日酿造技术与食品学术技术研讨会”共7次以来,首次上升至国家层面的国际学术交流会。汇聚了中日等国的行业界院士、专家、教授等权威人士和联盟企业代表,传承创新,高层次、多层次开展传统食品行业的学术技术交流,共16个专题报告,其中:中国9个、日本6个、韩国1个。内容涉及酿酒、营养与安全、泡菜及果蔬加工、川菜标准化与升级、主食产业工业化、酿造调味品、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酿造废料高质化利用等行业研究最新成果。
推荐优秀论文奖、杰出青年奖、突出贡献奖:
为了提高食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四川省食品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评价体系,表彰为地方食品行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学会发挥自身优势,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上报推荐优秀论文奖、杰出青年奖、突出贡献奖。我学会推荐突出贡献奖3人,杰出青年奖2人,优秀论文12篇。被推荐单位包括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集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本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敖宗华同志获得“杰出青年奖”殊荣。
承办《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实现稳定发展:
承办《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期刊的编辑和印刷质量以及编排水平显著提高。2014年期刊的影响因子稳步攀升,达到了0.532的好成绩。进行了主编和责任编辑的全国联网注册,取得注册主编和责任编辑资格证书。2014年7月,派编辑部人员参加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研修班的学习,提高了对中文核心期刊的认识,找出与中文核心标准的差距,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目标。2018年计划进入中文核心期刊,任重而道远。
学会自身建设:
民主办会,民主决策:首届创新大赛,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准备,学会理事会、专委会、办公室进行了多次研讨、协调,联系了具有食品专业的大学16家,还专程前往成都中医药大学、食品企业等进行了宣讲,确定了其实施地点、时间、专家,对程序如初赛、复赛及决赛均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通过各方的努力,本次大赛得以圆满成功。为四川“双创工作”及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树立了样板。
2015年9月12日,学会召开了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研究讨论了新增理事、2015年度食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证工作(认证条件、培训及时间安排等)、“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暨第八届中日酿造/食品/营养/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安排、落实科普资源开发等相关工作,征求和汇总了各位常务理事的意见和建议。
推进学会秘书处专职化、专业化工作:结合学会的实际情况,学会办公室、编辑部引进和招聘了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3名作为学会专职人员,有力的推进了学会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为学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变工作作风,发挥专委会作用:专委会工作有了很大起色。每年(2013=2014)专项项目有相应的专委会承担。《2014四川省科技发展报告》:相应专业专委会编写。果蔬加工专委会:建立了“果蔬贮藏与加工专委会工作站(眉山),在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方面成就突出。学术年会:相应的专委会联系相应专家。
圆满完成四川省科协“学会综合能力提升示范” 项目
执行期限:2013-2015年。按照省科协学会部的安排,2014年10月进行了认真的自评检查,写出了自评报告。2014年11月3日接受了四川省学会研究会周之常理事长带队一行5位专家对我学会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的认真检查,专家组 对学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截止2015年底,省科协“学会综合能力提升示范” 项目经费全部到位。
承办好学术期刊和学会网站,强化信息平台
继续认真承办《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提高了期刊质量和发行量,今年已出版了5期,12月底将如期出版第6期。主办好学会网站,及时将学会工作情况和会员声音反映出来,为广大会员搭建一个了解学会工作、相互交流思想和工作的信息平台。
交流学会工作经验,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
2015年6月30日,由四川省学会研究会主办的主题为“学会发展与创新”的四川省学会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召开,中国科协常委、原书记处书记沈爱民同志,云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戴陆园同志,广西自治区科协巡视员李思平女士,贵州省科协学会部部长李昕,四川省学会研究会理事长、四川省科协原副主席巡视员周之常同志,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黄竞跃副主席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黄竞跃副主席主持,中国科协领导、相关省级学会干部围绕“学会发展与创新”做专题报告。各学会代表、市州科协、省外科协及学会代表进行座谈、研讨。本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建平、学会办公室郑萍同志参加了会议,针对本学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康建平秘书长在座谈会上进行了发言。
积极参加省科协的活动
1、积极组织和响应省科协组织的所有活动,得到科协领导和学会部信赖。
2、注重信息手机整理,并及时向省科协及其网站报送本学会相关信息10余次。
3、积极组织参加“会员日”活动。2015年12月15日,由省科协举办的2015年“中国科协会员日”(四川省)活动在四川科技馆举行。此次活动是省科协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而举办的全省性质的科技工作者大团圆盛会,活动的主题为:“‘家’的温馨 节日的问候”。本会组织仅10人会员代表及来自我省个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等的300余人科技该作者参加了会议。
4、四川省科协带队赴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考察。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字[2015]15号)精神和中央学会能力提升相关的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科协在学会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进一步推动我省学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我省学会工作能力和水平。2015年8月24日至28日,省科协学会部组织、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带队的考察组一行7人赴浙江省科协、江苏省科协、上海市科协进行了学习考察。
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机械工程学会、省金属学会、省林学会等省级学会负责人、省科协学会部同志参加了学习考察。
24日、25日,考察组一行首先到浙江省科协,进行调研并与浙江省科协相关领导和学会进行了座谈。同时还参加了浙江省科协2015年秘书长会议,听取了国家行政学院褚松燕教授的《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理论与实践》报告和中国科协改革发展处处长徐强的《趁势而上 有序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报告。26日,到江苏省科协,并与江苏省科协相关领导和学会进行座谈。27日到达上海市科协,并与科协相关领导和学会进行座谈。
通过为期一周的调研、交流学习,大家深受启发,从中学到不少先进经验和做法,受益匪浅,为下一步改进四川学会工作,进一步提升省级学会能力找到了积极的示范目标和方向。
本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建平参加了此次学习考察。
5、参加青海省科协举办的学会能力提升培训班经验交流
2015年12月10日,由青海省科协主办,青海省石油学会承办的2015年青海省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甘肃七里镇举行。来自青海省40余家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代表参加了培训。本学会作为特邀专家随省科协党组成员黄竞跃副主席参加,并作了有关学会能力提升的经验交流报告。
中国科协学会发展改革专家沈爱民以“学会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为主题作了精彩的讲座。从学会的基本性质、基本功能、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讲解。从学会改革与创新方面谈到,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同步,以“政社分开”、“行政脱钩”、“直接登记”的结构调整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使我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总体目标从“管理制度”、“发展环境”、“发展格局”、“组织体制”等方面实现全面转变。并强调我国学会将会迎来第三次发展高峰,学会改革要从坚持民主办会、强调会员为本、推动体制改革、搞活运行机制、建设人力资源、承接政府职能等6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同时要注重加强学会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和社会认可度、提升专职工作人员职业水平。要以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为契机,全面深化学会改革,提高承接能力,做到能负责、能问责、接得住、接得好。
四川省科协黄竞跃以“抓住机遇,加快成长-----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背景下科技社团发展的点滴思考”为题做了讲座,重点从经营学会的几点思考中指出,学会要充分发挥会员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开发自己的产品,进一步将学会的资产实现增值最大化。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康建平从“服务食品产业,提升学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做了报告。对于在能力提升方面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青海科协学会来说,感觉受益匪浅,培训与交流获得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本年度获得的荣誉
1、学会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2015年度“先进集体”及“十佳学会”称号。
2、2015年度四川省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经社会组织自评申报、专家现场评估,四川省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对参评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进行了评审,根据四川省民政厅(川民法【2016】5号)文件“四川省民政厅关于确定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的通知”: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3A等级。
3、学会副秘书长敖宗华同志获得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
4、学会副秘书长张文学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2015年度“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杜洪 刁丽君)
分享到:


政策分类